
杜俊儒,女,1990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武术教学与训练等相关科研实践工作。武术国家二级运动员,武术六段,国家一级裁判员。邮箱:cumtbdjr@163.com
学习经历:
2009.9 - 2013.6 北京体育大学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学士
2013.9 - 2016.6 北京体育大学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教育学硕士
2020.9 - 2024.6 成都体育学院 | 民族传统体育 | 教育学博士
2023.7 - 2024.7 清华大学 国内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文化人类学、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理论、运动行为与秩序
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科研项目:
1.主持省部级项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院管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6项;
2.主持校级研究生、本科课程思政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8项;
3.作为主要课题组成员(前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一般)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和厅局级项目5项;
4.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及国际(内)学术会议论文20余篇。
代表性论文:
1.《污名化”与“去污名化”:传统武术发展的困境及应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
2.《传统武术社会组织的文化建构与赋权——基于北京M武术社的质性考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
3. 《求新与端本:清末师范学堂体育教学体系的镜像透视与主线考析(1897-1911年)》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
4. 《赋能与援应: 体育强国建设中民间体育的发展路向》,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
5.《文化景观视域下体育健身社区的地方性实践——基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分析》体育与科学,2024。
学术专著:
1.《大学生身体功能性训练指南》,2021;
2.《太极拳教程》(通识课程精品教材),2022;
3.《大学体育》“十三五”规划教材,2019;
4.《大学体育与健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23
招生要求:
具有较好的体育基础知识、英语水平和科研意识,具有一定专项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