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领域简介
体育专业硕士旨在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较高的体育专业素养和良好运动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输送合格的体育教师、教练员等。通过系统培养,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胜任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领域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大中小学、运动队、健身场所、体育科研单位、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等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健身指导及运动伤害防护等相关工作;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体育相关领域的科研论文;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运动训练领域(045202)是为培养具备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立的研究领域。运动训练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是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专业硕士运动训练的学生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 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3. 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三、培养方式
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课程学习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和前沿讲座。实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以校内导师为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内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可在校内或实践基地完成;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非脱产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可结合相关工作在岗完成。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专业领域名称(代码):运动训练(045202)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模块 |
TS24008001G |
学术交流英语 |
32 |
2 |
1 |
文法学院 |
必修,9学分 |
TS24009001G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马院 |
TS24009002G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2 |
马院 |
ZS24009002G |
中国近现代矿业文明史 |
32 |
2 |
2 |
马院 |
ZS24107001G |
体育科研方法 |
32 |
2 |
1 |
体育教研部 |
专业课模块 |
ZS24107001Z |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体育教研部 |
必修,9学分 |
ZS24107002Z |
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 |
16 |
1 |
1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03Z |
运动训练科学监控 |
32 |
2 |
2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04Z |
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 |
16 |
1 |
2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05Z |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1GF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16 |
1 |
2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06Z |
体育统计学 |
16 |
1 |
1 |
体育教研部 |
根据需要选修,≥4.5学分 |
ZS24107007Z |
体育人类学 |
16 |
1 |
2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08Z |
运动训练的生物学原理 |
16 |
1 |
2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09Z |
体育前沿进展 |
24 |
1.5 |
2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10Z |
体育产业概述 |
16 |
1 |
1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11Z |
学校体育学 |
16 |
1 |
1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12Z |
运动生理学 |
16 |
1 |
2 |
体育教研部 |
ZS24107013Z |
体育教学实践与应用 |
16 |
1 |
2 |
体育教研部 |
素质提升模块 |
ZS2410701BG |
学术报告能力提升 |
8 |
0.5 |
2 |
体育教研部 |
根据需要选修 |
TS24101001X |
应急与安全管理选讲 |
32 |
2 |
1 |
安全学院 |
TS24003001X |
环保专题选讲 |
32 |
2 |
2 |
化环学院 |
TS24005001X |
经济管理专题选讲(硕士) |
32 |
2 |
1 |
管理学院 |
TS24008001X |
英语口语交际 |
24 |
1.5 |
2 |
文法学院 |
TS24008002X |
高级英语视听说 |
24 |
1.5 |
2 |
文法学院 |
TS24008003X |
托福基础 |
24 |
1.5 |
2 |
文法学院 |
TS24008004X |
语言与思维 |
16 |
1 |
2 |
文法学院 |
TS24009001X |
科技伦理 |
16 |
1 |
2 |
马院 |
TS24009002X |
研究生心理健康 |
32 |
2 |
1,2 |
马院 |
TS24009003X |
中国文学欣赏 |
32 |
2 |
2 |
马院 |
TS24099001X |
矿业知识专题选讲 |
36 |
2 |
2 |
研究生院 |
线上人文素养课程见附录 |
实践创新模块 |
ZSWX24107 |
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汇报 |
|
1 |
1-2 |
体育教研部 |
必修,9学分 |
ZSXT24107 |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
|
1 |
3 |
体育教研部 |
ZSSJ24107 |
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拓展 |
|
6 |
1-5 |
体育教研部 |
ZSJZ24107 |
学习(研究)进展报告 |
|
1 |
3-5 |
体育教研部 |
备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3学分。
1. 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汇报
此环节主要是督促研究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为选题和学位论文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生应阅读本专业领域或课题研究方向相关文献不少于60篇,并撰写一篇文献综述进行汇报,汇报通过记1学分,一般在第2学期末之前完成。具体要求可参考学院关于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汇报的相关规定。
2.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一般在第 3 学期进行,需完成课程学习和文献综述汇报后方可 进行。具体要求按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规定》执行。
3.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拓展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其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强的体育实践能力,因此体育实践环节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研究生参加教学实习或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之前,需与校内外导师共同制定实践计划并提交《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拓展计划表》,实践结束后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拓展考核登记表》,并由体育教研部组织专家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进行评估考核,考核通过记6学分。
4. 学习(研究)进展报告
研究生从第3学期开始,每月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提交1份学习(研究)进展报告。报告内容主要为近一个月的研究总结,需由导师签字后上传。每月限定提交1次,漏交顺延不可补交。系统会在各培养环节校验提交报告次数,申请毕业时,次数满足要求系统自动记1学分。
六、学位论文要求
具体要求按照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执行。